close
網際網路的發達,不斷推翻實體商業世界的運行法則,對企業而言,免費經濟已成為下一個重要的網路趨勢。免費經濟的時代,顛覆原本「銀貨兩訖」的遊戲規則,迫使企業要不斷思考,下一波的獲利來源,來自何處?免費的Linux未必是毒蛇猛獸,它也可能創造出另一波新贏家。
近年來,不少企業基於軟體版權、穩定性、安全性等考量,使用「開放原始碼軟體」(Open Source Software)。所謂「開放原始碼軟體」是指︰在特定授權規則規範下,使用者有權利使用、複製、散布、研究、改善的軟體,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自由軟體(Free Software)。
自由軟體靠社群為後盾
自由軟體起源於1984年的自由軟體基金會(Free Software Foundation),由Richard Stallman發起推動。就像撼動大英百科全書霸業的維基大百科,讓社群能夠自由修改、分享資訊。自由軟體的基本內涵也是允許使用者有使用、下載、修改、散佈軟體原始碼的自由。
在軟體使用強調自由與開放性的趨勢下,自由軟體成為資訊軟體業的熱門話題,也成為在資訊應用上,逐漸興起的一股新勢力。相較於一般的專屬軟體,開放原始碼是以社群開發力量為後盾,並透過不同的授權條款,將社群的集體智慧發揮至極致。也正因為如此,加上許多大廠的強力支援,自由軟體在強調自由與開放性的應用環境中,以極快的速度竄起,並成為不可小覷的一股勢力。
全文請看《創新發現誌》http://ideas.org.tw/magazine/article.php?AKEY=764
全站熱搜